NIST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计量标准和测量应用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表2)。定性评价结果表明,NIST的项目提高了技 术创新效率和生产率,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计量项目的投资回报(社会折现率)高于其他技术领域,这是因为计量对整个工业或社会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所有项目的收益———成本比大于1,是经济可行的项目。由于考虑了投资折现,收益———成本比、社会折现率等定量分析指标非常适用于投 资周期长的科学计量项目的经济评价。
欧盟计量计划2002年对欧盟国家计量体系进行了经济评价,欧盟对整体国家计量体系定义了定量分析的框架,即国家计量体系包括:国家计量院、法制计量机构、计量技术机构的认可、各种计量技术机构、计量器具制造、计量在工业的应用以及计量在社会中的应用。表3列出了欧盟国家计量体系的投入和收益,其中国家计量院的国家投入平均占64%,商业投入平均占26%(表4)。欧盟国家在工业各行业的计量投入每年达340亿欧元。欧盟计量计划部分评估了对社会的计量投入,如欧盟国家在一般医疗测量方面每年投入130亿欧元。欧盟国家对各种计量活动的支出为83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1%,其中不包括分析框架中的对法制计量和社会的投入。国家计量体系计量活动的直接收益约230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2.67%,其中不包括计量活动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收益和正外部 性。欧盟国家计量体系的经济评价结果为收益———成本比2.73,若考虑计量的社会收益,收益———成本比将更高。
从各国对计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不同,但是计量在贸易、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政府管制等领域具有相对高或很高效益的结论是相同的。今后,我国国家计量体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应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衡量分析框架和调查方法,但在整体体系 定量分析的框架中,需要考虑我国计量体系的要素划分的特点,同时注意改进发达国家定量分析框架的限制条件。值此纪念5.20世界计量日之际,提出此文。希 望全社会共同关心计量、关注计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振兴计量事业,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